

一是强化挂靠经营清理,实施分类监管。深入辖区巡查走访,调阅相关运输企业监管档案,摸清搞准企业的具体数量、经营地址及经营形式和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按照企业的类别、性质全部建立运输企业档案。从查企业会计财务账、财务凭证以及企业与车辆经营者签订的有关合同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严格把握“三个标准”,即:车辆投资来源,是个人还是单位出资购买;固定资产归属,单位固定资产台帐是否有此车;利润分配形式是收服务费、管理费,还是按企业财务规定上缴,主要看企业固定资产、费用支出、利润分配和经营行为等。与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联合办公,采取工商部门年检验照,交通部门审验,各管理部门联合巡查打“黑”,及时清理挂靠车辆和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车辆,对确认为企业自营的,按《公司法》和《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登记;对属于个人挂靠经营的及时清理并办理手续,依据《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核发个体户营业执照,共办个体户营业执照2395户,补办照 669户。
二是强化货运车辆监管,依法办理工商登记。主动与运管部门协调,并根据掌握车辆的实际情况,提出“各司其职,协作管理”的模式,实行集中管理、多方把关、多口办照的监管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共补办货运车辆个体执照 1360户,有效地规范了运输市场的经营秩序。
三是强化非机动车监管,确保市民出行方便。按照区政府“人力三轮车二合一”要求,与运管处、人力三轮车协会协商换车方案,从新车的质量、价格和旧车的回收两个方面把关,确保“三轮车二合一”工作全面完成,并全部录入工商所“12315”行政执法综合网络分类监管平台,共换三轮车201辆。
四是强化综合监管,实施综合治理。以开展创建 “平安畅通县区”活动为载体,与交警、运管、路政等部门和各街道、镇乡配合,在全区内重点打击“黑车黑户 ”以及“赶场班车”,严禁病车、报废车、拼装车上路,共检查车辆250多辆,对无证无照的“黑车”91辆依法实施处理,并对全区无照从事工程机械经营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共清理工程机械65台,有效地净化了运输市场正常经营秩序。
五是强化周边协作,构建监管合力。在抓好辖区运输车辆管理的同时,注重与周边毗邻县区工商局协作配合和互相支持,加大对营运机动车辆检查和查处力度,全区外出运输车辆主动办照达100余台。(黔江局供稿)